机构动态

中欧对话:中重型商用车低碳转型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商用车电动化已成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议程。截至2022年,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销量达到33.8万辆,同比增长78.9%,创下历史新高。在“双碳”目标的推动下,商用车作为减碳任务的主要阵地,目前正迎来绿色变革的重要机遇期。

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能源基金会共同组织的“中欧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对话”于11月14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对话聚焦中欧中重型商用车低碳转型合作机遇,吸引了来自行业、学术和企业界的代表约20人,共同探讨商用车电动化的前景、挑战以及解决方案。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主任吴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坚、欧洲气候基金交通项目主任Dietmar Oeliger、斯堪尼亚中国区总裁何墨池等出席活动并发言。


第四次中欧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对话参会嘉宾合影
图片来源:EV100

商用车电动化成为关注焦点

张永伟在开场发言中强调,商用车电动化需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特别关注能源成本和道路通行成本。技术路线方面,商用车将采用多元化发展,针对不同场景选择不同技术。目前,基础设施问题成为制约商用车新能源发展的瓶颈,特别是在充电基础设施方面。包括金融支持和物流运力在内的非制造侧的配套,对商用车电动化发展至关重要。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商用车新能源化与智能化同步进行,通过智能化提高商用车竞争力,降低人力成本,实现与电动化的协同发展。

来自欧洲的嘉宾分享了欧洲零碳排放卡车的进展情况。欧洲已经达成了针对重型卡车二氧化碳排放的一致要求,计划在2040年之后将新销售的卡车的碳排放削减90%。此提案将在2023年春季提交欧洲议会,并在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进行深入讨论。从欧盟的角度出发,大多数卡车制造商已宣布2030年时50%的销售将来自零碳排放车辆。他们同样强调了充电基础设施的必要性,特别是在主要高速道路上的充电站建设。在法案出台后,零碳卡车的数量将迅速增加,而德国等国的刺激措施,如免除零碳卡车高速公路过路费和提供购车补贴,将在推动电动卡车普及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中欧双方嘉宾分享与讨论
图片来源:EV100

中欧合作关键领域

在本次会议中,与会专家从多个维度分享了推动商用车辆电动化的经验和观点,并共同呼吁加强中欧合作,解决技术标准的差异,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专家们重点强调了用户需求与成本效益的匹配,以及在社会能源保障方面的挑战。专家提出,商用车的新能源化发展需采用多元技术路线,根据不同场景选择合适方式,例如短途运输采用充电、中长途运输采用换电、更长里程的运输采用氢燃料等。同时,国际合作被认为是克服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和电动化价值链问题的关键,而多种技术路径的探索、碳排放全生命周期考量、市场公平性、智能化和无人化趋势以及碳中和目标成为推动商用车电动化的共同关注点。

会议还提出了推动卡车、公交车和汽车零排放的五个关键行动。首先,建议设定长期零排放政策目标,如欧盟已明确的2035年禁售燃油车,并力争到2050年使交通运输行业减少90%的碳排放。其次,与会专家强调需要制定供应法规,参考全球和欧洲的排放标准,并提高对电动化进程的约束力。在财政政策方面,建议采取措施优化销售成本、提供购车激励、降低道路通行成本和实施碳定价,以增加电动商用车的吸引力。此外,强调需要制定强有力的基础设施政策,如欧盟的《替代燃料基础设施法规》(AFIR)要求在全欧交通网络核心地区的沿线每60公里、更广泛的综合地区每100公里部署输出最小为350千瓦的专用于重型车辆的充电站,到2030年实现完全网络覆盖。最后,通过促进充电基础设施的部署、清洁商用车的推广和创建零碳自贸区等手段,提高对零排放商用车的需求。中国一些试点城市已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成功的清洁商用车部署模式。

能源基金会总裁办公室项目主任韩炜在总结发言中强调,在当前较为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下,气候能源领域二轨对话的显得尤为重要。她提出,商用车转型需要加强在政策制定、标准协调、技术合作、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方面的合作。她鼓励各相关方在未来继续保持对话和合作,共同探索更清洁和可持续的交通。


能源基金会总裁办公室项目主任韩炜总结发言
图片来源:EV100

自2020年起,能源基金会支持建立中欧新能源汽车发展高端对话机制,致力于构建非政府层面的沟通平台,通过定期对话推动全球汽车零排放与智能交通领域的合作与发展。这一机制每年在国内外召开对话,为产业发展提供经验总结和政策建议。本次活动是该系列对话的第四次,来自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环境资源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欧洲气候基金、法国巴黎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出行转型研究所、欧洲运输与环境协会、哈姆斯塔德大学等学研机构代表,以及来自上海启源芯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主线科技、斯堪尼亚中国集团、远程智通科技有限公司、马士基集团等企业的代表参与了讨论。

×

Share to Wechat Moments

二维码加载失败...